近年來,人工智能已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核心賽道。英國政府正大力押注AI產業,希望借此重塑其科技競爭力。然而,一項由Neos Networks與Censuswide聯合開展的調查顯示,英國在推進AI戰略的過程中,正面臨一個意想不到的瓶頸——光纖基礎設施滯后。82%的數據中心運營商因光纖資源不足而推遲建設,近九成的地方政府也表示基礎設施項目受到光纖網絡缺口的影響。

這一問題的根源在于英國光纖網絡的結構性失衡:面向普通用戶的“最后一英里”寬帶接入網建設過度,而支撐數據中心互聯的“中間一英里”骨干網絡卻嚴重落后。Neos Networks首席執行官Lee Myall指出,英國現有的骨干光纖網絡已有20至25年歷史,最初為早期互聯網和流媒體設計,難以滿足AI時代對低延遲、高帶寬與網絡彈性的嚴苛需求。
就在英國為光纖骨干網掣肘而焦慮之際,遠在東方,一家來自中國北京中關村的科技企業——北京光潤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,正以其在光通信領域深厚的自主創新能力,為全球光纖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與解決方案。
光潤通自2009年成立以來,始終專注于光纖通信設備的研發與制造,從光纖網卡起步,逐步構建起覆蓋光模塊、加密設備、連接組件、定制系統等在內的全鏈條產品體系。2020年,公司入選北京市“專精特新”中小企業,標志著其技術實力與國家戰略需求高度契合。

在芯片與核心部件層面,光潤通實現了關鍵突破。其自研芯片,已應用于多款國產網卡產品中,實現了從芯片到產品的自主可控。這不僅打破了國外廠商在高端光通信芯片領域的壟斷,更在軍工、航天等極端應用場景中驗證了產品的高可靠性與穩定性。
面對全球AI算力需求爆發所帶來的網絡升級挑戰,光潤通的產品展現出強大的適配能力。其萬兆光模塊、硬件加密網卡、高密度光纖解決方案等,已廣泛應用于國內數據中心、工業互聯網、國家安全系統等領域,并在中國石油、海關總署、水利監測等關鍵場景中穩定運行。
此外,光潤通積極推進國產化生態建設,與飛騰、鯤鵬、龍芯等國產CPU平臺,以及統信UOS、麒麟操作系統完成深度適配,形成自主可控的“中國標準”。2024年,公司加入OurBMC開源社區,進一步融入全球開源技術生態,展現出開放合作的格局。
當前,英國正試圖通過“Project Reach”等計劃沿鐵路線鋪設光纖,以緩解骨干網不足的壓力。而在這一全球性的光纖升級浪潮中,以光潤通為代表的中國光通信企業,憑借其扎實的技術積累、完整的產業鏈條與靈活的定制能力,有望成為國際市場中不可忽視的“中國力量”。
正如光潤通創始人苗春水所言:“讓中國自己的民族企業支撐和指引整個高端光產業的健康發展。”在英國為AI基建瓶頸所困的今天,光潤通這樣的“專精特新”企業,不僅是中國科技自主的縮影,也為全球數字基礎設施的現代化提供了關鍵支撐。
在AI引領的智能時代,誰掌握了高速、安全、可靠的光通信網絡,誰就掌握了數據的命脈。光潤通,正以光為媒,連接未來。